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 资讯详情

主业非钢化削弱钢企国际竞争力

来源:中国建筑钢材网     所属类别:业内新闻     发布时间:2011/1/20 0:00:00

钢铁业微利或亏损的现实,几乎让中国钢企不约而同地盘算起主业以外的生意。

近日,武钢方面传来消息称,该集团准备到“十二五”末,将旗下非钢产业占比从目前的8%提至30%。很少人会想到,这家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新年伊始会抛出这样“跑题”的计划。

“钢铁主业的利润率太低,要提升非钢产业,提升利润值。”武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而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九届食博会上,武钢旗下的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就已展出了38种葡萄酒和29种橄榄油,为其“非钢”计划预热。

事实上,发力“非钢产业”者远不止武钢。大到宝钢、鞍钢,中型钢厂如济钢、莱钢,都选择了“不务正业”,将钢铁主业以外的多个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在整个钢厂中所占的收入比例也越来越高。这些产业既包括与钢铁主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如工业气体、冶金辅料等,也包括房地产、金融业等热门行业。

“钢企掘金‘非钢产业’有非常现实的考虑。” 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渠道经理杨喆喆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考虑开展多元化经营,以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则是,国内钢铁企业深受铁矿石成本上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开展多元化经营,既是降低主业经营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支撑的实践。

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钢铁业正处于一个微利时代:2010年前10个月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8%,低于工业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企业的实际销售利润率仅为2.58%。在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看来,“钢铁业最艰难的时期还没有过去。”

在此背景下,“非钢”外的多元化生意备受重视。以武钢为例,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武钢预计总收入3600亿元以上,其中非钢产业收入要达到1100亿元以上,占比超过30%。

在业界看来,多元化布局是钢企“自救”的一种有效尝试,但也有分析者担忧,倘若“武钢们”将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更多的非钢产业,是否会影响到中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因为,从目前来看,国内的钢铁主业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污染的行业,我国目前是钢铁生产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在世界钢铁业的竞争下,我国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说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对上游的原材料控制力比较弱,自主创新力也比较弱,钢铁物流供应链也有待成熟化,这些方面都是弱项。

“我觉得,钢铁企业的非钢经营,还是不能离开主业,不能跳出根基。如产品深加工、加强物流配送、与下游用户共同经营等,还是可以推动共同进步的。”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提醒说。


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看来,做好上下游产业链则是最好路径。他的理由是,将钢铁主业做强还有很多空间。一方面,下游行业升级,如汽车轻量化要求更高强度的钢铁产品,设备的更长寿命也要求更耐腐蚀性的钢材;另一方面我国还有大量钢材产品需要进口,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顶替进口,也是未来可以挖掘的蓝海之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钢企新拓展的“副业”与其主业也可关联度不高。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渠道经理杨喆喆就对记者表示,实际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管理需要,通过非钢产业“助力”主业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比如,现在宝钢的钢铁主业在整个业务构成中占比不断下降,而非钢业务利润明显高于主业,这既可以使得宝钢在主业低盈利甚至负盈利环境下生产,也可以为其钢铁主业的深化发展“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