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资讯详情
重钢2010年跨越式发展 产钢456万吨收入220亿元
来源:中国建筑钢材网 所属类别: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11/1/28 0:00:00
全年产钢4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利润3.1亿元,上缴税金11.16亿元,长寿新区1780mm热轧板带生产线建成投产、450万吨钢全流程贯通,以年销售171万吨船板的规模跃居全国船舶用钢产量的第2位
人民网重庆视窗1月27日电 (通讯员 刘世华)2010年,重钢以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步伐,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经营、环保搬迁、资源开发、企业改革四大战略任务均取得骄人业绩,为建厂12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一年,长寿新区450万吨钢全流程贯通、澳矿收购完成股权交割、携手韩国浦项开展国际合作、在江苏靖江打造西部重要出海港口、新老区两线作战下持续盈利、非钢产业快速发展……这一年,重钢人瞄准目标、攻坚克难,以特有的重钢速度继续实施环保搬迁,一个致力于创建长江上游精品钢材基地和中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基地的新重钢正在崛起,百年老企焕发新活力。
生产经营持续递增。一是生产规模创最高。全年产焦224万吨、同比增长47.88%,铁444万吨、同比增长37.67%,钢456万吨、同比增长38.94%,钢材427万吨、同比增长32.65%,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41.03%,利润3.1亿元、同比持平,上缴税金11.16亿元、同比增长11.38%。同时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2010年末,重钢资产总额达524亿元、同比增长38%。船板生产销售创历史最高水平,以171万吨规模,跃居全国船舶用钢产量的第2位。全年非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7.31亿元,占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31.67%。二是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绩。钢材新产品及特殊要求产品试制完成61.45万吨,实现产值23.59亿元,长寿新区生产线已通过8国船级社认证,重钢开发研制的永磁材料等用于嫦娥二号飞船、垃圾焚烧炉排新产品出口美国。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新突破。全年申请专利135件,177件专利获得授权,开发研制了一批诸如“RH干式真空冶金装备”、“铁水一罐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
“十一五”期间,重钢生产规模由“十五”末266万吨,上升到“十一五”末456万吨,增幅71%;2005年重钢销售收入116亿元,2010 年220亿元,总增长90%左右;资产总额从2005年的142亿元,增加到524亿元,是“十五”末的3.63倍。
环保搬迁快速推进。一是政策明确支持。自2009年初国务院将重钢环保搬迁工程明确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到2009年末国家工信部将重钢定位为长江上游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再到2010年6月中共中央将重庆确立为西部大开发五大钢铁基地之一,无不表明:重钢集团目前正在推进的环保搬迁工程完全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2010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对城市钢厂搬迁所作调研中,明确肯定重庆市实施重钢环保搬迁的成效与示范意义。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在福州召开的全国产业工作会上,对广东、重庆等省市的城市钢厂搬迁给予了积极评价。二是实现进度节点。2010年11月26日,长寿新区1号高炉顺利实现点火,标志着450万吨钢全流程生产线实现贯通。政企合作斥资2亿元建设的“森林钢城”完成总进度的66.3%,66万m2区域实现绿化。三是严格控制投资。截止2010年底,环保搬迁已签订各类合同金额216.59亿元、工程招投标公招率80.23%。一期工程650万吨钢全流程总投资293亿元、直接总投资优化为241.16亿元。
环保搬迁是重钢“十一五”规划的主体工程,获得国家多个政策层面的支持,在市委、市府及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特有的“重钢速度”,在长寿江南屹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新钢城,已彻底摆脱停滞不前的颓势状态。“十一五”期间全集团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61.35亿元。
资源开发拓展实施。一是开发国内矿山资源。围绕太和铁矿资源进行逐步扩能和产业链延伸研发,2010年太和铁矿形成原矿260万吨、铁精矿/球团矿100万吨、钛精矿10万吨的生产能力,正加速进行630万吨采选扩能。巫山桃花铁矿2010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二是开发澳矿资源。2010年10月26日,重钢矿投以2.73亿澳元投资控股亚洲钢铁60%股权完成交割。双方首个合作项目规划投资30亿美元,探明及推断铁矿石储量16.8 亿吨,其中一期工程年产含铁68%的铁精矿1000万吨。三是延伸产业链。重钢立足靖江港务物流基地,进入长三角经济带,建立矿石运输中转、物流运营、货物仓储管理、钢材加工配送和废钢加工基地,发挥重庆内陆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与造船厂的承接纽带作用,配套支撑钢铁主业的拓展经营。2010年3月29日,该物流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四是实施“引进来”战略。2010年,重钢与韩国浦项以FINEX技术为基础达成合作意向,拟在重庆建立一个将FINEX和CEM技术串联集成的综合示范钢厂,使重钢掌握最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成为绿色钢铁企业的典范,促进中国钢铁工艺技术升级。
“十一五”期间,重钢全方位地实施“三管齐下”资源战略,在重庆市境内,国内矿基地,加快资源开发并实施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采取“走出去”策略,进军澳洲开发海外矿产资源。重钢以此将获得稳定的资源保障,今后自有矿石比例达60%以上,实现矿石资源的“长治久安”。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一是优化产业和组织结构。以“缩幅减链”为主,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电子公司整体资产注入到钢铁股份公司,九江、丰盛环保发电公司等5家公司的股权经评估后增资至环投公司,清盘注销8家三级公司。充分利用环保搬迁优惠政策,分流安置405名集体职工,5家集体企业通过改制独立走向社会。二是继续优化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全年接收高校毕业生396人,为环保搬迁输送技能型操作人员648名,妥善分流安置大龄职工退休 2872人,2600名农民工转为城镇户籍。三是加大工资分配的调控力度。重点调控子公司科级人员与一般职工的工资收入差距,工资增长向一般职工倾斜,全年职工人均工资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四是形成“一主二重”的产业布局。2010年,矿业实现销售收入16.89亿元、利润1亿元,环境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利润1.01亿元。另外朵力房地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利润0.71亿元,并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实现挂牌交易。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2010年末,年产30万吨生铁的铁业公司两座小高炉关停,标志着“十一五”期间重庆市12家落后产能钢铁企业全部按时完成淘汰关闭,为做精做强全市冶金产业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重钢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优化,核心竞争能力提升,长寿新区实现高效化的集中一贯管理模式和精干、扁平、高效的组织结构。与2005年相比,在钢铁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在册职工由29709人下降到23978人,人均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末51万元/人大幅提高到92万元/人。2010年人均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90%以上,年均增长14%。集体企业人员政策分流安置和企业改革工作目标基本实现。
2011年,重钢将继续统筹兼顾生产经营、环保搬迁、资源开发、企业改革四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拓展发展领域,全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利润3.5亿元,年产钢630万吨。2011年6月底,环保搬迁一期工程年产650万吨钢全流程将建成投产,同时大渡口老厂区将实现全面关停。
“十二五”期间,重钢将以打造千亿级企业为战略指向,以我为主、多元拓展、做精做强,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再度跨越,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职工年收入水平在“十一五”末基础上翻一番,企业呈现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态势,逐步向世界500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