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上市在即 价格涨跌受关注
来源:中国建筑钢材网 所属类别:网站动态 发布时间:2018/8/30 9:12:13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俗话讲“禾乃登”,是指黍、稷、稻、粱类农作物将要成熟了。这就意味着玉米加快了成熟步伐,新玉米大量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新陈玉米即将交替之际,市场特别关心价格涨跌,那么未来国内玉米价格将如何运行呢?
A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力度加大
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决定扩大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范围,便利群众就近就医;确定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和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
会议指出,为发展绿色能源,并消化部分粮食品种过多库存,会议确定了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坚持控制总量、有限定点、公平准入,适量利用酒精闲置产能,适度布局粮食燃料乙醇生产,加快建设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开展秸秆、钢铁工业尾气等制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会议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试点省份外,今年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
所谓乙醇汽油,是汽油的一个品种,对应着普通汽油牌号,乙醇汽油也分为89号、92号、95号和98号四个牌号。目前我国推广使用的是E10车用乙醇汽油,也就是在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
201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要求,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科学合理把握粮食燃料乙醇总量,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等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根据上述《方案》要求,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始推广,2019年实现全覆盖,2020年除军队特需、国家和特种储备、工业生产用油外,全国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广省份将增加至26个。应引起市场关注的是,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必须是以玉米、木薯、纤维素等生物质为原料,经各种工艺后制成的燃料用乙醇,而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或工业酒精。
实际上,车用乙醇汽油并非新鲜事物,2001年国家就曾发布了《车用乙醇汽油》的国家标准,并于当年4月15日开始实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2004年扩大试点。目前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广西六省(自治区)已在全省域范围推广使用,河北、山东、湖北、江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31个地市也已经推广使用了乙醇汽油。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我国最初发展乙醇汽油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陈化粮问题,即把庞大的不宜食用的小麦、玉米、稻谷等库存消化掉。后来,随着我国小麦、玉米等库存下降,特别是饲料养殖业对小麦、玉米、稻谷的需求增加,市场上多余的粮食库存一下子消失了,已建起的乙醇汽油生产项目主要靠进口木薯粉等来维持少量生产。近年来,有关机构加大了临储玉米、小麦、稻谷的去库存化速度,发展乙醇汽油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个人多地少、粮食和水资源等匮乏的国度,发展乙醇汽油实际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巴西等是全球较大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与消费国,美国的主要原料为玉米,巴西的主要原料为甘蔗,这些国家仅土地资源一项就比我国占有很大优势。
目前我国已建、在建与要建的乙醇汽油项目主要处在玉米主产区,目的是利于玉米就地转化。如此一来,随着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全面推进,我国玉米总需求会不断快速增长,这将支持玉米价格居高不下,更不要说市场预期玉米饲用需求长期内较快增长了。
B市场对新季玉米产量存担忧
通过综合分析有关市场机构发布的在东北及内地玉米主产区的调查信息,期货日报记者发现,一些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玉米自播种以来遇到了多发的不良天气,其中辽宁等产区出现的大范围干旱天气会令玉米单产和总产双双下滑。
与此同时,在河南、河北等内地玉米产区,夏季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也令产量受损,一些玉米由于授粉受阻使得棒子上的颗粒稀稀拉拉。另据了解,虽然今年部分产区玉米种植面积有所恢复,但是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仍在大力推进,玉米整体种植面积年度间变化不大,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
吉林玉米贸易商孙力告诉记者,今年东北玉米自播种至今,多地先后出现了春季干旱、夏季暴雨与大风冰雹、授粉期持续高温等不良天气,对产量造成了较大损害,又如春季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这不但令玉米播种推迟,缩短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时间,而且由于苗情较差,玉米的长势参差不齐、亩有效株数降低。
与此同时,从玉米授粉期东北与内地同时出现的高温天气影响来看,高温天气造成玉米授粉期推迟、授粉不充分。观察当前一些地区玉米籽粒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籽粒排列不紧密,一些玉米棒子秃尖较严重。
从近期国内玉米主产区的天气情况来看,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内地天气较好,利于玉米乳熟与蜡熟。不过,东北各地天气仍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出现的降雨缓解了旱情,有利于玉米灌浆,但是部分地区干旱严重,个别地区玉米叶子已干枯。
据陕西玉米贸易商胡先生介绍,新疆等地今年玉米长势较好,预计10月初就可以上市供应市场。湖北及其以南地区春玉米已上市,但是数量有限,当前尚未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较大影响。
根据全国玉米整体生长情况分析,预计新疆等地春玉米单产较好,东北玉米单产下降的概率较大,河南、河北、山东等内地玉米单产与去年持平或略减。如果假设今年我国玉米种植总面积仅小幅增加,那么预计我国玉米总产量下调的概率很大。另外,8月上旬,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今年我国玉米单产预计为每公顷6050公斤,与去年相比减少0.7%;玉米总产量为2.11亿吨,与去年相比减少2.1%。
C临储消化速度高于市场预期
截至8月底,今年临储玉米竞价销售进行21周,成交价和成交率整体表现稳定,突出特点是成交率与成交价没有出现大幅下滑现象。这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临储玉米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下游需求企业采购积极;二是国内玉米需求一直保持稳定,无论是玉米替代品价格波动,还是农产品市场、饲料与养殖市场出现较大变动,如生猪产区出现较大疫情等,玉米市场需求仍持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三是临储玉米就地转化能力增强,东北产区工业用玉米需求增长较快,东北三省临储玉米库存消化速度快于市场预期。
据了解,截至目前,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成交量在6500万吨左右,总成交率约为44%,成交均价较高。近期,在南方春玉米收获上市、北方地区玉米收获期临近的情况下,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成交率与成交价仍居高不下,其中质量较好的临储玉米还出现了较高的溢价。
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8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预计今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2.11亿吨,消费量为2.31亿吨,出口量为10万吨。由此可以发现,今年我国玉米市场产不足需较严重,市场供应缺口继续扩大,所以未来临储玉米仍是需求企业的主要采购对象。
此外,产量不足、库存下降高于预期,未来在玉米价格不断上行的过程中,玉米替代品市场将趋于活跃,但是玉米替代品的数量、质量与价格优势已不如往年,其对玉米的替代作用减弱。
近几年,进口高粱、大麦、玉米、玉米酒糟粕、国产普通小麦等大量替代国产玉米,给市场造成了国产玉米价格高、产量高、库存高的“三高”假象。实际上,临储玉米的高库存是可以通过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与措施调整,以及在产区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来避免的。目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以往在国内饲料市场大量进口的高粱、大麦、玉米、玉米酒糟粕不见了,这为国产玉米腾出了市场空间。
根据国产小麦市场的情况分析,质量较差的国产小麦凭借价格优势大量替代玉米的概率不高。一是当前饲料与养殖企业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加大了对原料的质量检测和力度,如对黄曲霉素、呕吐霉素的检测,让质量较差的小麦无法进入饲料原料领域;二是当前国内小麦价格高于玉米,其价格优势不复存在;三是近年来国产小麦数量逐年下滑,市场上流通的可用于饲料原料的小麦数量不大。
“近年来,在麦收期间,湖北、江苏、安徽、河南等省连续出现了阴雨天气,这一方面造成小麦质量、产量下降;另一方面令市场出现了较多的低质量、低价格的饲用小麦原料。”河南省小麦贸易商崔瑞兵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前几年,饲料、养殖企业等对生产原料的黄曲霉素、呕吐霉素等指标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大量小麦替代玉米,一度出现年小麦替代玉米数量达到2000万吨的现象。现如今,国内小麦价格普遍高于玉米,加上质量不高,价格与质量优势的丧失让小麦在饲料原料中的配比一直下降。
整体来看,由于临储玉米消化速度较高,加上玉米替代品缺少,虽然当前国内政策性玉米库存数量较大,但是对市场形成的压制作用减弱。同时,由于未来玉米仍是下游需求端的主要采购对象,所以后期库存已不能对市场构成过大的利空影响。
D新陈交替期的玉米价格走势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受产需缺口扩大以及国内玉米产量不乐观预期的影响,近期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出现回升,现货市场商品玉米成交价和成交量也表现较好。
“从新产玉米上市时间来看,华北地区新产玉米不久之后就要上市,玉米市场供应量必将增加。同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持续进行,计划竞价销售的数量也保持高位水平。在新陈玉米共同供应市场的时间段,市场价格短期将受到压制,其涨幅不会过大。”张智先分析说,长期来看,由于今年我国玉米产量预期减少,产需缺口扩大,价格底部将继续抬升,比较看好新产玉米开秤价,但值得市场关注的是,未来玉米价格波动幅度仍将受到各种政策性库存玉米投放的影响。
据了解,当前对国内玉米价格涨跌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来自于饲料养殖业——国内部分生猪产区出现了非洲猪瘟,并且扩散趋势依然存在。受此影响,疫区生猪被扑杀,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更重要的是部分城镇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下降,这将在较长时间内不利于生猪需求增长,从而降低玉米饲用需求的增长速度。
业内人士表示,截至目前,非洲猪瘟病例已在东北、河南等地出现,山东则出现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这引起了猪肉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东北、河南等省是我国生猪主产区,仅河南一省每年的生猪出栏量就在7000万头左右。非洲猪瘟病例的出现,首先令疫区生猪调出困难,造成存栏生猪加快出售速度,令猪价走低;其次令疫区养殖户生猪养殖效益下调,令其养猪积极性下降;最后会导致当地猪肉等消费量下滑,生猪存栏量走低,使得玉米饲用需求回落。
“目前东北2017年产饲用玉米运至当地的成本价在1920—1940元/吨,临储2014年与2015年东北产玉米的成本在1840—1860元/吨,当地2017年产玉米收购价在1860元/吨左右。”河南省濮阳市玉米贸易商胡志强告诉记者,从年初以来当地玉米价格的波动情况来看,年初时,玉米价格较高、质量较好的东北产饲用玉米销售价格一度达到2100元/吨,随后在临储玉米敞开供应的引导下,价格稳中有降,但是由于当前市场预期新玉米产量调低,很多贸易商包括农户都看好后市,部分农民还表示新玉米收获后要多囤积一些。
“考虑到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交的临储玉米没有出库,再结合新玉米产量预期下降、短期饲用需求走弱等情况,预计在新玉米上市后,国内玉米价格仍会平稳运行,市场还不具备大幅涨跌的条件。”胡志强认为,长期来看,由于产需缺口较大、工业与饲用玉米等需求增长的趋势难改,玉米价格长期内不断上行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