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动态  >> 资讯详情

央行详解4月部分数据回落:政策完全能应对不确定性!

来源:建钢网     所属类别:网站动态     发布时间:2019/5/13 8:54:59

最新公布的4月部分金融数据环比3月有所回落,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针对4月金融数据以及市场关注的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等问题,10日,中国人民银行多个部门负责人面对记者,一一予以回应。

小编划重点

1 4月社融增速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也与今年信贷投放节奏和去年不同有关。拉长时间看,社会融资规模总体还是延续了反弹态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大。目前实体经济融资状况比2018年有明显改善。

2 广义货币M2增速比上月略低0.1个百分点,但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去年同期以来较高的增长水平上,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效果体现。4月末货币乘数达到6.31,比上月高0.1,即通过合理的基础货币支持了M2的合理增长,为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营造了较为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3 无论从数据总量还是数据结构上看,货币政策取向都没有改变,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4 一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下降,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也下降。人民银行将继续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5 从一季度情况来看,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有了比较明显改善。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改革完善货币政策投放机制,继续发挥债券市场的支持作用,不断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持续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焦点一:4月社融增速有所回落,M1和M2增速也双双回落,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表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4%,增速比3月低了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了季节性影响,也与今年信贷投放节奏和去年不同有关。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了8.18万亿元,应该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拉长时间看,社会融资规模总体还是延续了反弹态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大。

1至4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9.54万亿元,同比多1.93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比上年末提高了0.6个百分点,表明目前实体经济融资状况较2018年有明显改善。总体看,当前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速与GDP名义增速基本匹配。

张文红还表示,从结构看,4月社会融资规模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贷款投放少于同期。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254亿元。不过,1至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了1.22万亿元。二是委托贷款降幅收窄,信托贷款继续增加,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信托和委托贷款的下降趋势明显放缓,将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三是债券融资明显增加。

针对M1和M2增速双双回落,张文红表示,4月末M2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略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去年同期以来较高的增长水平上,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效果体现。

她表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并稳定监管预期,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一是银行表内信贷投放平稳增长,4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5%,增速与上年末持平。二是银行债券投资持续较快增长,4月末同比增长19.6%,增速比上年末高6.3个百分点,较好支持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三是商业银行以股权投资形式向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出的资金规模趋稳,4月末为20.2万亿元,连续4个月保持在20.2-20.5万亿元之间,为银行表外融资趋稳提供了支撑。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末货币乘数达到6.31,比上月高0.1,即通过合理的基础货币支持了M2的合理增长,为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营造了较为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4月末M1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月末低1.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张文红表示,M1变化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结构的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规模的变化;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工具和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降低了社会对M1的需求;M1容易受到季节性和临时因素的干扰。她表示,4月原本就是贷款投放的“小月”。今年一季度企业贷款集中投放,力度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导致4月的“小月”效应更突出,企业贷款派生的活期存款相应也会少一些。因此对于M1增速在月度之间的变化不必特别关注。

焦点二:4月数据回落是否意味着是货币政策收紧的结果?面对外部环境风险,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4月末M2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4%。这分别是过去14个月和7个月以来的次高点,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要求。

从数据总量来看,孙国峰表示,环比数据往往和季节性因素有关,从往年的规律来看,新增贷款3月末冲高后4月份往往会回落,这是合理的。观察货币信贷数据的变化趋势要拉长时间窗口,在一个时间序列上不能只看一个点,一种办法是看数据的移动平均值,另一种办法是看一段时间的累计数据,这二者都说明数据是比较好的。

从数据结构上看,孙国峰表示,4月新增中长期贷款的占比68.6%,比前3个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4月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7.5%,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有助于稳定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另据初步了解,大型银行的小微、民营企业的贷款保持了同比多增的态势,说明贷款的结构还是在继续改善。

“从总量和结构的数据可以发现货币政策的取向没有改变,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松紧适度的标准要看货币信贷的增长,主要是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是否相匹配,从结果上来看是匹配的。”他表示。

针对在外部挑战下货币政策如何应对的问题,孙国峰表示,“如果回顾今年以来的情况,年初时也是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稳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还是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信用收缩风险明显缓解,市场信心提振,社会预期逆转,对于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政策。总量上保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把握好调控的度。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满足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好货币政策定向引导作用,运用好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孙国峰表示,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焦点三:今年住房贷款增长情况怎么样?房地产金融政策下一步是什么取向?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表示,从房地产信贷的角度来看,一季度新增的房地产贷款是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了736亿元,增速同比下降3.9%,占新增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1.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4个百分点。目前,4月的具体分项数据还未出炉,但相关数据在趋势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邹澜表示,2019年,人民银行还将继续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具体做好几个重点工作:一是配合实施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按照“因城施政”的原则,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第三是会同相关管理部门,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资金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四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和规范,促进形成“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

焦点四:小微和民企融资状况如何?央行下一步有何政策考虑?

邹澜表示,从一季度情况来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首先,贷款投放持续增加,截止到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万亿元,同比增长19.1%。一季度增加5529亿元,同比多增2899亿元。其次,贷款覆盖面稳步扩大,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281万户,其中一季度增加142万户,同比多增108万户。此外,贷款利率明显下降,据有关管理部门初步统计,一季度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76%,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下降0.13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下降0.68个百分点。

他表示,为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人民银行做出了多方面努力。首先,发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87支,支持了56家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398.6亿元,相应带动了整个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逐步企稳和恢复。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累计发行8025亿元,其中今年1至4月份发行835亿元。小微企业的资产支持债券累计发行108亿元。其次是持续的强化政策的传导与评估,对商业银行落实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要求,持续保持跟商业银行的沟通交流,了解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同时也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金融科技手段的应用,更好实现愿贷、能贷和会贷。同时继续按月监测银行小微贷款的规模和贷款利率变动情况,按季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此来促进相关金融机构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导向要求。 此外,在搭建信用信息平台、支持融资担保增信、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地做了很多努力。

他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改革完善货币政策投放机制,继续发挥债券市场的支持作用,不断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持续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