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市场动态
>> 资讯详情
欧盟“叫停”印德钢铁巨头“联姻”的背后
来源:建钢网 所属类别:国际市场动态 发布时间:2019/5/17 10:14:39
周裕
尽管德国蒂森克虏伯和印度塔塔钢铁已经针对欧盟就合资钢厂对欧洲地区汽车零部件用钢、包装用钢(如食品和喷雾罐)等市场产生影响的担忧做出了一定让步,但在当地时间5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Vestager)还是否决了蒂森克虏伯和塔塔的钢铁业务合并计划。二者联手打造欧洲第二大钢铁企业的美梦化为泡影。
蒂森克虏伯和塔塔原本希望通过二者的合并,一方面满足塔塔扩张钢铁版图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使正在逐步剥离钢铁生产业务的蒂森克虏伯将更多精力放在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工业品和新技术产品领域。双方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有效推进产业链资源协同发展,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聚合效应。
道理都懂,但是,欧盟的“叫停”为印德钢铁巨头的此次“联姻”画上了一个仓促且无奈的句号。那么,我们应如何明确垄断与提高集中度之间的区别?欧盟的态度是否为全球钢铁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带来阻碍?此次合并失败对中国钢铁企业开拓并融入欧洲市场有何警示?
有让步,但仍无法达成一致
就在去年,蒂森克虏伯前CEO(首席执行官)海里希·赫辛根曾对外表示,此次合并计划是基于欧洲钢铁行业现状和两家公司发展战略所做出的合理决策,有助于保障钢铁这一欧洲工业核心领域的就业,同时可保护产业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是蒂森克虏伯成为强势工业巨头的重要一步。
而对于上任4年来,把美国科技巨头苹果、谷歌、亚马逊等都罚了一遍,累计罚金达200亿欧元,被美国总统特朗普起了“收税女士”(TaxLady)外号的玛格丽特·维斯塔格来说,蒂森克虏伯和塔塔钢铁业务的合并,将对欧洲钢铁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她表示,并不是想阻止大公司在欧洲大规模开展业务,而是必须确保大公司不滥用自己的权利,从而维护开放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如果蒂森克虏伯和塔塔的钢铁业务成功合并,将在汽车用钢、包装用钢等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欧盟钢铁消费者将面临更少的供应商选择和更高的价格。对此,欧盟委员会要求两家企业给出妥协方案,以维护这些领域的公平竞争环境。
作为回应,蒂森克虏伯此前已于4月1日向欧盟委员会递交了相关材料,同意出售其负责生产汽车用钢板的西班牙子公司Galmed(其于2003年从安赛乐米塔尔手中收购Galmed约75%的股份),塔塔也承诺将剥离其在比利时和英国市场的包装用钢业务。但是在粗钢生产问题上,蒂森克虏伯和欧盟委员会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如今,随着钢铁业务拆分重组计划的落空,蒂森克虏伯将公司一分为二(将公司拆分为工业和材料两大公司,其中工业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包括电梯、汽车、工程等,材料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包括材料服务、钢铁合资企业、海运等)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蒂森克虏伯表示不会为获得钢铁业务合并批准而向欧盟委员会做出更多让步,它现在的目标是将盈利状况良好的电梯业务单独上市。同时,蒂森克虏伯表示将努力从根本上改善经营业绩,具体将包括搭建基于价值的更灵活的业务结构,为所有业务赋予更自由的决策、更精简的股权结构和更强的业绩导向。
敲警钟,公平竞争红线不可跨越
对于志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中国钢铁企业而言,蒂森克虏伯与塔塔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钢铁并购重组,公平竞争的红线绝对不能跨越。
事实上,早在河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正式登陆欧洲市场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担心中国钢铁冲击当地市场的声音,只不过由于该钢厂产能在欧洲市场并不显山露水,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河钢这种“扶贫式”的并购才最终通过欧盟的相关调查。
因此,未来,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这种对垄断较为敏感的区域,一定要注意维护好当地钢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和钢铁生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做当地钢铁产业发展的“守卫者”而不是“破坏者”,合理规避有可能引起市场垄断嫌疑的风险。只有这样,中国钢铁企业的海外并购和投资项目才能真正“走进去”并“留下来”。
另外,中国钢铁企业要清晰地认识到,未来海外钢铁业务并购并不是主导权的争夺战。特别是在针对欧洲钢铁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为了降低并购难度,中国钢铁企业应适当调整过去“并购就是占据控股地位”的思想,最大程度消除海外市场对中国资本“鲸吞”某钢铁企业的担忧。在并购前期,中国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多重渠道参股的方式来获取市场准入许可,循序渐进地扩大其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
总之,欧盟中止蒂森克虏伯与塔塔钢铁业务的合并,属于全球钢铁并购浪潮的一次“逆流”。短期来看,这有助于此前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钢铁市场逐渐恢复平稳发展,但在全球钢铁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错过并购浪潮“顺风车”之后,欧洲钢铁企业能否在全球市场重现雄风,将成为一个未知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