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动态  >> 资讯详情

PPI短期通缩风险有所上升 车市“补库存”趋势将显现

来源:建钢网     所属类别:网站动态     发布时间:2019/7/11 8:44:43

 宏观信息

◎中信证券:PPI环比下降0.3%,工业品价格几乎全面下跌。只有铁矿石由于海外供给原因有所减少,对应上游采矿业价格环比上升。PPI短期通缩风险有所上升,但幅度相对有限。

◎机构预测:预计7CPI同比持平或小幅回落,在2.6%-2.7%。三季度开始生猪供给压力可能进一步凸显,猪肉价格压力可能超过市场预期。由于猪肉涨价和油价低基数,四季度单月CPI同比有超过3%的风险。

◎恒大任泽平:2019年上半年经济短暂企稳,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经济将再下台阶。2019年下半年受库存周期复苏和基建的部分支撑,经济下行斜率较缓、韧性较强,但2020年上半年将出现库存周期、房地产周期和世界经济周期同时下行的叠加,经济下行斜率较大。

◎铁路货运:国家铁路货运形势日趋向好。2019年上半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6.36亿吨,同比增长5.62%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中间价下调3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856,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853

SHIBOR:隔夜Shibor1.8140%,上涨4.1个基点;7Shibor2.5430%,上涨0.3个基点

行业新闻

◎建材成交量:79日,Mysteel全国贸易商建材日成交量15.08万吨,较78日减少6.13万吨。

◎铁矿成交量:79日,Mysteel全国主港铁矿累计成交101.50万吨,环比下降11.49%;上周平均每日成交130.88万吨,上月平均每日成交140.44万吨。

◎管坯:预计下半年全国管坯行业供需矛盾依然尖锐,加上2018年下半年后无缝管行业、尤其是普管领域同质化竞争日渐激烈,无缝管生产利润或难保障,无缝管行业达产率较难提升,下半年普通管坯将继续承压运行。>>详情

◎统计局:受近期铁矿石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3.7%,涨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

◎河南:2016年启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以来,河南累计关闭退出煤炭产能5225万吨,核减煤炭产能45万吨,今年计划再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002万吨。

◎环保督察:10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督察。

◎韩国资源公司:数据显示,截止628日,基准62%铁矿石价格为116.72美元,较前一日上涨3.3%,是20144月以来的最高价,截止目前,铁矿石价格已上涨超过60%,今年可能进一步攀升。

◎新建产能: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20197月开工新建1*1250高炉1座,产能115万吨。

EIA:提高对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和价格的预期,同时下调对2019年天然气价格的预期。预估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为1,236万桶/日,比6月预期上调0.3%

◎瑞信:将2019年美国/布伦特原油价格预估从每桶58/67美元上调至59/68美元。

下游动态

◎新华社:从2011年至今,重庆累计实施三峡后续项目3500多个,累计投入资金460多亿元。三峡库区抢抓机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山东: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健全完善城区社区集体户制度,引导鼓励各城市居住证互认。

◎北京:发布通州区国有土地上老城平房征收补偿方案。方案提出,购房差价款可以由征收人与被征收人各出一半,以此进行救济补助。

◎中汽协:6月,乘用车销量173万辆,同比下降7.8%;汽车销量报206万辆,同比下降9.6%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加49.6%

◎全国乘联会:上半年是以“去库存”为主特征,下半年的“补库存”趋势将进一步显现。随着国六车型的定型和生产销售的逐步推进,7月开始,国六车型库存将逐步补充,形成厂家批发给经销商的销量远高于经销商零售的补库存周期。经销商库存转换周期将进入补库存阶段。

◎摩根士丹利:中国新的“新能源车双积分机制”将对新能源车电池供应商股票构成“很大利好”,新措施进一步确认中国将在“零补贴时代”继续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广州:公布《广州市推进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编制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车联网、关键汽车零部件四大发展技术路线图(20192021年),明确中长期发展方向,每两年更新一次。

◎国际船舶网:继南北船宣布战略性重组之后,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工业有望整合中集集团、中航国际的船舶海工业务,组建一家拥有12家船厂的国内第三大修造船集团,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商。

◎克拉克森:2020IMO限硫规定真实生效时安装脱硫设备的船舶运力比例将达到12%,而到明年底,这一比例将达到15%

◎彩电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在当下的电视市场,各品牌产品性能差异日渐缩小,行业底价失守,价格战不断爆发。在这一背景下,OLED成为当下竞争激烈的行业的突破口,对液晶电视(LCD)显示技术的替代也越发明显,或成为下一个显示时代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