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 资讯详情
刘元春:加快推动经济进入市场型全面复苏阶段
来源:建钢网 所属类别:业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0/7/13 9:05:33
2020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下半场,站在年中时点,如何研判当前的经济形势?近月来多项数据显示出的向好趋势能否在下半年延续?下一步经济继续复苏的关键是什么?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刘元春对记者表示,尽管面临国内外多重风险因素和趋势性下滑力量叠加的挑战,但我国在一季度有效控制住疫情并成功守住底线,二季度复工达产和市场需求较快恢复。从5月多项宏观数据来看,用电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货运量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月转正、服务业生产指数由负转正。“总体看,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参数出现了大幅度的反弹,复工复产的进程取得超预期的胜利。”
“要深入研判下半年经济的走势,必须对包括宏观经济参数反弹原因和内在机理等几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刘元春进一步指出。在他看来,上半年经济出现反弹,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国利用举国体制和制度性显著优势取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其次,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优势,利用行政力量打通资金流、人力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堵点和断点,成功实施全产业链和全域性复工复产;同时,中国经济的巨大弹性韧性是快速复工复产的基础,这具体表现在大中型企业和主干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金融市场稳定,较高的宏观储蓄率和居民储蓄水平,健全的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和生产体系,庞大的市场和内部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动能的构建等方面。
刘元春指出,需要看到,近月各项宏观参数的反弹是行政性复工复产的产物。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支撑,复工复产难以在中期持续,难以直接转化为市场自我良性循环。因此,当前的关键在于下半年经济要快速从行政性复工复产阶段进入市场型全面复苏阶段。
“而要推动下半年经济加快转向市场型全面复苏,有5个关键。”刘元春指出,第一个关键是要在对中小企业的救助与市场复苏企业发展之间形成很好的平衡。如何在保证中小企业生存的基础上,给予企业足够的订单,是当前政策转变的一个关键。
第二个关键是要让民营企业投资增速得到快速回升。中国经济的复苏依然决定于投资的复苏,而固定资产投资中60%左右是民营企业投资。需要通过改革为民营经济提供空间、保驾护航。落实上半年出台的“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意见”以及“民法典”,这将是改革的重点。
第三个关键在于快速缩小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以防止出现第二次停工停产。这要求一些政策做出系统调整。一是部分供给侧救助的政策在进一步夯实的基础上可以适度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救助和需求侧扩张。二是需求侧救助必须进行适度梳理,将部分需求侧救助扩张为需求侧刺激。要强化需求侧复苏以尽快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常态化。
第四个关键是必须全面确保财政直达和货币直达的效率,防止出现由于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带来的各类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第五个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底线管理,全面布局以有效对冲三、四季度的外部冲击。要对冲下半年我国外部环境的各项挑战,加强我国经济基本盘和经济大循环的稳定是我们底线管理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全面复苏的关键。
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刘元春表示,伴随规模性政策全面提力增效、欧美经济重启、新一轮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全年将呈现“逐季回升”的强劲复苏态势,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有望迎来“久违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中国经济能否冲破惯性、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取决于本轮规模性政策和改革举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再造和格局重塑。”刘元春表示,2020年也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与“十四五”规划的交接年,政策红利要与改革红利相配合,提高站位,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再造和动能转换。本轮宏观政策规模和改革力度空前,政策目标需要提高定位,不应局限于短期稳定效果,还应关注中长期效应,解决积重难返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打破经济惯性下滑力量,打造更有韧性和增长动力的经济基础,重塑经济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