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波:让低碳转型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来源:建钢网 所属类别:业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0/9/28 8:47:25
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在提升,机会难得要抓住
钢铁行业整体信用在改善,来之不易要珍惜
“未来,钢铁行业不仅要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同时还要面临‘碳经济’的挑战。”9月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2020(第十一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作开幕致辞时强调,“因此,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钢铁行业应加快做好低碳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碳排放管理支撑体系建设,以碳排放管理为抓手,有效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电炉短流程炼钢、先进低碳技术研发等工作展开,让低碳转型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何文波用一副对联这样概括当前钢铁行业形势:“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在提升,机会难得要抓住;钢铁行业整体信用在改善,来之不易要珍惜。”
后疫情时期,关于钢铁行业的4点判断
何文波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钢铁行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并表示中国钢铁经受住了考验,疫情进一步改变了世界钢铁生产格局。
“2020年在中国发展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不仅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交替的重要时间节点。2020年也是极其特殊的一年,今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钢铁行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生产经营基本平稳,产品供应保障有力,改革创新稳步推进。”何文波说,“目前,全国人民已经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9月8日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我们也看到了钢铁人的身影,这是我们钢铁人的骄傲。”他指出,如何对后疫情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进行谋篇布局,是当前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从近期举办的技术创新会议、对标挖潜会议、全球市场分析会议及钢协对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的分析等活动中,何文波总结出对今年钢铁行业运行状况的4点判断:
第一,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显著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超历史水平。何文波表示:“实际上,生产多少钢铁并不是钢铁行业自身决定的,其背后是需求在驱动。”钢协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生产粗钢9485万吨,同比增长8.4%。今年前8个月,我国生产粗钢6.89亿吨,同比增长3.7%。据此测算,钢铁实际消费同比增长约3.4%。“可以说,当前钢铁实际需求量与钢铁生产量基本匹配。”何文波认为。近年来,中国GDP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近3年,中国钢铁消费强度不降反升,这意味着中国钢铁消费的增长幅度在这一阶段高于中国GDP的增速。针对这一现象,何文波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钢铁消费强度逐步降低是符合规律的,钢铁消费强度提高才是非常态。但是,世界经济环境本身就处于非常态,甚至是‘非常的非常态’。所以,中国以非常态应对非常态不足为奇,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容应对。”
第二,中国钢铁在疫情期间的生产规模占全球比重大幅提升。“今年前8个月,由于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防疫成效和经济复苏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钢铁与世界主要产钢国主流钢铁生产流程和结构的明显不同(主要指电炉比例和废钢应用比例),中国钢铁在疫情期间的生产规模占全球比重大幅提升,粗钢产量占全球58%,生铁占全球68%,进口铁矿石占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71%。这样的结构比例虽然是特殊时期出现的暂时的、短期的现象,但也是非常惊人的。”何文波说。他进一步指出:“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这一结构正在逐渐转变,中国对世界钢铁市场的贡献是最大的。”
第三,出口下降、进口激增,形成阶段性粗钢净进口。今年6月份、7月份,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巨大差异和钢铁产品价格的明显落差,加上高度开放的中国钢铁市场,出现钢材出口整体下降、以钢坯为主的进口快速上升的现象,并因此形成阶段性中国粗钢净进口,这是继2009年金融危机后再一次出现钢材净进口。他表示,随着海外市场逐渐恢复、钢材产品价差逐渐缩小,我国钢材进口量将进一步减少,钢材出口将稳步回升,预计今年钢材出口量达5500万吨左右。但资源性产品进口仍保持较高水平,中国与世界分享了中国市场的繁荣。
第四,行业累计利润不及去年,但资产、资金状况优于去年同期。疫情发生以来,虽然行业效益整体下降,但近3个月行业利润连续超过去年同期,销售利润率均在5%以上;虽然总负债随生产规模有所增长,但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28%,且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虽然存货资金占用高于去年水平,但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03%;虽然行业仍然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及全球经济和市场动荡的风险,但钢铁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稳定。宝钢股份等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债信评级水平并未因疫情发生变化,与国际同行形成明显反差。“全世界都见证了中国钢铁行业表现出的安全性、稳定性。”何文波肯定地说,“我们应当看到钢铁行业在国内经济、国际地位的变化。尽管行业仍有许多问题要重视、许多风险值得警惕,但中国钢铁行业自身整体运行是正常的,发展基础是健康的,在国民经济中的表现是积极的。”
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势不可挡、势在必行
何文波指出,后疫情时期,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第一,绿色低碳是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前几天,德龙钢铁被评为全国首家在产钢铁企业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可以说,我国钢铁行业中有一批企业在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涌现出首钢、安钢、太钢、新兴铸管等一批绿色花园式工厂、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工厂。”何文波说,“实践证明,钢铁企业不仅可以与城市共同发展,还可以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城市添彩。”他强调,全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企业间节能环保水平参差不齐、科学规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钢铁工业大生产本身和发展循环经济所蕴含的绿色价值尚未得到正确评估和充分挖掘、全国实现超低排放尚缺乏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
第二,超低排放改造是钢铁行业适应中国发展的必要选择。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截至目前,共有22个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发布了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推行力度空前,已有200余家钢铁企业启动超低排放改造。何文波提醒道:“全面超低排放改造是一个不断深化、动态发展的过程,任何企业都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各级政府同样也不能操之过急,超低排放一是要坚决,二是要科学。评估研判的标准将持续加严,无组织智能管控的行业短板、监控监测数据的自证清白能力不足、部分清洁运输比例的落地困难,都制约着企业全面实现超低排放。”他认为,钢铁企业唯有加大环保投入、选择可行工艺、把控施工质量、严格运维管理、实现环保污染防治设施硬件投入与持续高质量运维管理的软实力贯通,才能实现钢铁产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高质量落地。
第三,低碳发展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何文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重要讲话内容,重申了中国对《巴黎协定》的立场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他坦言,钢铁是世界各国均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碳减排是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举措,而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碳减排压力可想而知,加快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钢铁企业应在绿色条件下创造价值
针对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何文波分享了自己的3点思考:
第一,全力促进铁资源循环是最现实的选择。何文波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应大力应用二次资源、减少使用一次资源,打通废钢回收体系,放开废钢进口。虽然低碳冶金等先进技术中国钢铁企业也在积极实践,但与大规模的工业化商业应用仍有较长的距离。“《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原料问题既是经济议题,也是国家议题,更是全球议题。尤其是中国资源匮乏,原料问题关乎中国资源安全、产业安全。”何文波指出,“然而,当前废钢回收和加工行业‘小散乱’问题严重,监管力度不足,有些甚至还没意识到废钢是资源,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无论在污染物控制还是在碳排放过程中都存在经济平衡问题。“我认为,钢铁企业必须实现绿色发展,但钢铁企业不是为了绿色而存在,绿色是前提,发展是目的,必须创造价值。”何文波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可以概括为3句话:一要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企业没有资格谈论社会责任;二要诚信经营,创造价值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基础;三要保护环境,企业完成使命付出的成本和必要代价越低越好。”他进一步指出:“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是中国自己的选择,既是战略的选择,也是决策的平衡。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护那些表现优秀的企业,让它们能够在世界上更有竞争力,这也是一个平衡问题。”
第三,探讨利用碳排放引导机制来优化行业产能治理。“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使用行政方法控制产能,但最好的状态应当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交给企业自己决定,利用控制碳排放总量倒逼企业提升绿色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对产能的优化。”何文波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