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 资讯详情

刘明忠:与钢铁同心同行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来源:建钢网     所属类别:业内新闻     发布时间:2021/3/10 10:59:36

装备制造业既是钢铁行业的上游产业,又是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与钢铁行业可谓“鱼水之交”。如何更加有效推动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冶金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

“中国一重是重要的冶金装备供应商,冶金装备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行业的创新水平。”刘明忠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中国一重始终牢记“打造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的使命担当,始终把服务钢铁工业作为立身之本,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和工程总包能力,由制造加速向制造服务、运营运维转变,切实肩负起“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历史重任。

刘明忠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因此,要充分利用好产学研用等各环节的技术优势和作用,推进协同创新发展。

多维度强化装备与钢铁协同发展

近年来,装备制造业与钢铁行业在协同发展上一直不断努力。去年8月25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一重承办、中国冶金报社协办的2020年高质量发展·装备与钢铁同行冶金先进技术装备创新推进会发布了“富拉尔基共识”——《同心同行,全面推进关键装备技术协同创新》。

刘明忠委员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中国一重与产业链用户积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有效推动了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他向记者举例,近年来,中国一重为鞍钢开发设计制造了2150毫米热连轧生产线,填补了国家2000毫米以上规格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自主设计技术空白;为鞍钢制造的具有“轧机之王”美誉的5500毫米轧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格最大、装机水平最高、轧制能力最强的宽厚板轧机。“中国一重制造的宝钢梅山1420毫米成套冷轧装备,其工艺和设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该项目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刘明忠说。

刘明忠表示,为进一步强化装备制造业与钢铁行业的协同发展,中国一重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创新协同,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中国一重将切实加大与各钢铁企业产学研用合作力度,着力解决“连铸—高温轧制一体化技术与装备、高精度无头轧制短流程工艺技术装备、热轧板材无酸洗还原退火工艺技术与装备”等钢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在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第二,强化能力协同,着力提升核心装备制造水平。中国一重正依托“重型高端复杂锻件制造技术变革性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积极组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联合体,开展从设计、工程试验到最终为国家提供重大技术、钢铁装备所需基础材料的全流程研究,加快提升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能力。

第三,强化产业协同,着力推动制造服务融合发展。加快从单一设备制造增值向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产业协同增值转变。通过制造与服务的有机结合,革新装备制造企业和钢铁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而提高产业、装备、服务融合创效能力。中国一重将始终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加快推动向制造服务转型。

第四,强化市场协同,着力增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形成优势互补,推动钢铁优势产品走出去,实现钢铁产业和装备制造相互辅助、协调发展,持续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在全球钢铁产业中的话语权。

第五,强化理念协同,着力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中国一重正在系统地对制造装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推进“大型洁净钢平台”技术升级改造、“大型冶金成套装备专业化、区域智能化制造升级研究”等项目。同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中国一重实施系列化产品的参数化和模块化设计、关键零部件的芯片化设计等,积极参与建设高端装备产业共享制造平台,打造服务型装备制造的生态圈。

“中国一重始终积极倡导钢铁与装备同行,愿意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协同平台,与国内各钢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广泛合作,加速突破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着力打造国之重器、国之利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刘明忠说。

加强共性技术研究 推动国产化替代

刘明忠表示,当前,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重要环节必须实现国产化替代,这就要求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行业全链条协同发展,实现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一体化协同创新。

一是依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特色主导产业,由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联合科研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等,集聚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带动上下游优势企业及院校等共同参与组建创新平台或联合体。

二是设计制造企业要提升将工程问题转化为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能力,强化前沿共性技术供给,有效促进、带动企业上下游融通创新发展,与下游用户联合开发轧制工艺技术、工艺控制模型,掌握电气自动化基础数据,把握工程实践经验,实现生产线高端核心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提升,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三是设计制造企业要提升基础材料研发和设计等原创技术能力,准确把握重大技术装备发展趋势,抓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应用,提升制造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推进装备全流程智能化服务平台研发,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持续为产业链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加快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四是强化重大技术装备所需关键原材料、元器件、精密检测仪器、电气控制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软件、工艺数字模型等配套供给,建议由相关领域的主管部门或企业供应商牵头开展国产化替代工作。

五是在高端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开发方面,国内企业一般晚于国外先进制造企业,当国内完成首台首套新产品研制时,国外企业往往已实现了产品的稳定化生产。国产商品在质量、制造成本及供货周期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市场竞争力弱,因此需要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真正解决重型装备国产化困难和进口替代问题,显著提高我国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