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 资讯详情

谁兑现了董明珠的大话?“笔头”钢还能用在哪儿?

来源:中国建筑钢材网     所属类别:业内新闻     发布时间:2017/1/13 9:26:44

 
 
谁兑现了董明珠的大话?“笔头”钢还能用在哪儿?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中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能大量出口。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只能依靠瑞士、日本等国家进口,这使得我国制笔行业长期处于加工组装的产业链最低端。

  近日,太钢不锈(000825,股吧)的笔头技术取得突破,该企业生产的笔头现已应用于国内知名制笔厂家,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谁兑现了董明珠的大话?“笔头”钢还能用在哪儿?
    【正文】

 

  能生产飞机、汽车,却生产不了小小笔头,2016年1月中国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座谈会上发出的“圆珠笔头之问”一度难倒中国制造业。

  众所周知,中国是圆珠笔第一大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尴尬的是,这400多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可喜的是,2017年1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太钢不锈的笔头技术取得突破,该企业生产的笔头现已应用于国内知名制笔厂家,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不过当天,太钢不锈并未发声,只有老大太钢集团默默把相关媒体新闻放于官网中,间接暗示此事属实。

  1月10日上午,太钢才召开新闻媒体见面会,正式对外宣布太钢用不锈钢新材料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现应用于国内知名制笔厂家的笔头质量稳定、性能优异,打破中国圆珠笔笔头长期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受圆珠笔头技术取得突破消息影响,太钢不锈股价近期连续飙升。

  相关统计显示,太钢不锈自1月9日以来,收获三个涨停,短短三个交易日涨幅27.36%。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掌握圆珠笔头材料核心技术的博威合金(601137,股吧)也于1月11日涨停。相关数据显示,博威合金开盘报13.33元,截止10:25分,该股涨9.97%报14.67元,封上涨停板。

  间接看出,资本市场较为看好“圆珠笔头”制造企业。不过,此前并非如此。

  “圆珠笔头”企业曾备受冷落

  在此之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中国在制笔核心材料之一的笔尖钢上,一直都被瑞士、日本等国家掌握在手中。

  太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建民曾说,笔头加工制作相当精密:

  笔头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两个微米,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微米,而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进行如此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这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换而言之,想切削容易、加工时不开裂、圆珠笔书写流畅、耐用,要求笔头所用不锈钢必须具备优异的耐蚀性、耐磨性和易切削加工性。而只有严格控制特殊元素含量、轧制、拔丝、热处理等每一个环节,才能达到性能最佳。

  微量特殊元素的最佳配比设计和精准添加技术是笔头钢的核心“奥秘”,也是国外企业的绝对“机密”。

  钢铁企业曾坦言,对于笔头钢核心“奥秘”的探究,有心无力。他们透露,中国目前每年需要的“笔头钢”仅1000吨至1500吨,相当于一个5米见方的钢坯大小。按照一吨12万元的价格,国内市场总量还不到2亿元,这点利润微不足道,其中要投入的研发成本却十分巨大,企业动力明显不足。

  不少企业还认为,中国没必要什么都自己生产,同时也觉得为一个小笔头付出高额研发投入“不划算”。

  “制笔大王”成揭开真相第一人

  当然,关于笔头之事大家先前并不知晓。要不是“制笔大王”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格力董明珠、李总理站出来说,估计大家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据笔者了解,2015年11月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制笔大王”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提到了一支圆珠笔的制造过程,坦承国内制造圆珠笔的设备一直靠瑞士进口。

  之后,有“中国制造”情结的董明珠当即许下承诺:“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这是她和雷军“10亿赌约”之后,第二个让她成为网红的赌约。但最终,因为缺乏部分材料,无功而返。

  虽然董明珠那次兑现不了诺言,但是仍撼动不了她在大家心目中的各种良好形象。1月10日,董明珠还获评“2016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在颁奖现场,董明珠总结:“我去年成为网红,就是给我的安装工加了100元,为我的员工每个月增加1000元,年底我们发奖金平均每个人有1万元,而且还给他们送了一部手机。”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董明珠还谈到了曹德旺宗庆后等人反映的实体经济税负过重的问题。董明珠认为,中国的税收不高,就是费太多(宗庆后曾透露,一年要交的费有500多种)、中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这需要解决。

  不难看出,董明珠深入人心,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敢说敢做。可惜,这位杰出女性,并未在制笔领域有大作为,只是掀起小小涟漪。

  掀起“大讨论”的是李总理。2016年1月,李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座谈会上,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包括圆珠笔头上的笔尖钢(圆珠笔尖球座)……”

 

李总理话音一落,吃瓜群众就炸了锅。吃瓜群众万万没有想到,小小圆珠笔头,竟难倒3000多家制笔企业。除了惊讶之外,了解一些情况的吃瓜群众还有些生气。
  李总理话音一落,吃瓜群众就炸了锅。吃瓜群众万万没有想到,小小圆珠笔头,竟难倒3000多家制笔企业。除了惊讶之外,了解一些情况的吃瓜群众还有些生气。

 

  吃瓜群众暗指企业“目光短浅”

  这些吃瓜群众拿出行业数据,证明“笔头问题”是大问题。根据一份公开的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占领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若完全实现自主生产,总体成本将降低10亿以上。从眼前利益来看,“笔头问题”就绝不是小问题。

  眼光放得再长远些,一根几毛钱的圆珠笔背后,不只是简单的生产、交易,还代表着冶金、精密加工技术等和人才培养的砥砺前行,这是无价的。

  此外,李建民也说过,易切削不锈钢材料应用比较广泛,笔尖只是其中之一。印刷机上的小零件以及轴类、电子类、小马达类产品都要用到它。且除满足国内使用外,通过加工可直接出口。可以看出,其市场前景很广阔。

  “笔头问题”早受国家重视、被解决

  实际上,2011年,科技部就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拨款近6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机构、企业针对中性墨水制造、笔头不锈钢线材、加工设备等开展科技攻关,太钢和贝发集团均是该项目的合作企业。该项目最终于2014年12月通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验收,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符合性能的圆珠笔头在2014年12月就已经研发出来了。”1月10日,制笔企业贝发集团总裁办主任张雪莲说。

  “研发这个产品没有可借鉴的资料,成分的配比从几十公斤的开始练,经过持续数年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又经过十多次终试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1月10日,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在接受山西卫视采访时表示。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这一成果不仅是技术的成功,也打破了圆珠笔头行业垄断。”他还说,若采用国内的设备和钢材,圆珠笔企业的成本无疑会下降很多。

  据了解,国内市场每年需要1000多万美元进口每吨12万人民币的1000多吨生产笔头的钢材。另外,从日本或者瑞士进口一台不锈钢笔头生产设备需要约400多万人民币。而实验成功后,符合标准的国内不锈钢线材每吨仅需约5、6万人民币,国产不锈钢笔头生产设备也会便宜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易切削不锈钢材料不仅可应用于笔尖,还可应用于上述所说的印刷机上的小零件,以及轴类、电子类、小马达类产品等。

  虽然目前中国的笔头钢等销售尚未完全打开,但是小小“笔尖”,书写出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